半年前,14岁的小玲(化名)开始出现咳嗽
原以为是小感冒,咳几天就好了
几个月过去,还是动不动就咳
每晚睡前,孩子都会咳一阵
有时半夜也能咳醒,全家都跟着睡不好
清早起来,又是一顿猛咳
不仅睡不好,运动后她也会咳
别的孩子在公园又蹦又跳,打打闹闹
她没跑几步就咳嗽
初期被当作普通感冒和支气管炎治疗,使用了多种抗生素、止咳化痰药以及雾化吸入,效果却不理想。孩子究竟得了啥病?
家长带着小玲来到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就诊,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黄志昂为孩子做了体格检查,查看了所有病历和检查结果,详细询问了病史和用药经过,又听诊了肺部情况,为她安排了肺功能和支气管舒张实验检查,结果提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存在轻度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最终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经过规范的抗哮喘治疗,小玲的症状很快得到控制,现已顺利出院。
小玲的经历并非个例!许多家长容易将青少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哮喘误诊为“感冒后咳嗽”或“支气管炎”,导致延误治疗。
黄志昂提醒:夏季同样是青少年哮喘高发期,识别“不喘的哮喘”至关重要!
青少年哮喘,为何容易“藏”起来?
1.症状不典型:不像典型哮喘有明显的“喘不过气”,青少年哮喘常以“反复咳嗽”(尤其夜间/晨起)、胸闷、活动后易疲劳为主要表现,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2.诱因隐匿:除了常见的尘螨、花粉、冷空气,学业压力、情绪波动、体育活动等都可能成为青少年哮喘发作的诱因。
3.忽视肺功能检查:认为“孩子只是咳几声”,未及时进行肺功能检查(诊断哮喘的金标准之一),尤其是支气管舒张试验,而导致漏诊。
当出现以下信号,请警惕“不喘的哮喘”
1.慢性咳嗽 (>4周):尤其是夜间、清晨或运动后加重,抗生素治疗无效。
2.反复胸闷:孩子描述“胸口发紧”、“像压了块石头”,尤其在跑跳、大笑后。
3.活动耐力下降:以前能跑能跳,现在稍运动就喊累、需要休息,或回避体育活动。
4.听到“哨音”:安静时或呼气时,贴近孩子胸部或背部,有时能听到轻微的“吱吱”声(哮鸣音)。
5.有过敏史/家族史:孩子本身有湿疹、过敏性鼻炎,或父母有哮喘病史,风险更高。
小玲的经历:持续咳嗽+抗生素无效 = 及时排查哮喘!青少年反复咳嗽,尤其抗生素无效时,务必考虑哮喘可能,及时到呼吸专科就诊,完善肺功能等检查。哮喘虽不能根治,但通过长期、规范、个体化的治疗和管理,绝大多数患者(包括青少年)都能有效控制症状,避免急性发作,像健康孩子一样学习、运动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