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肝炎是一类常见且影响广泛的疾病,病毒性肝炎最为常见,主要包括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播,多为急性发病,一般不会转为慢性肝炎。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则主要通过血液、母婴和性接触传播。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在我国较为常见,部分患者可能发展为慢性肝炎,若不及时治疗,可能逐渐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丙型肝炎同样容易慢性化,但其通过规范的抗病毒治疗,治愈率较高。
01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病毒是一种主要经不洁饮食传播的肝炎病毒。临床上甲型肝炎的病例大多病情较轻,仅有极少数患者会发展至肝衰竭的情况,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后多能痊愈。消除甲肝,关键在于预防。
对于以下人员,建议做甲肝抗体检测后酌情接种甲肝疫苗:1.易感染甲肝人员,如污水处理工作人员等;2.感染甲肝后容易造成传播的人员,如食品生产加工者等;3.感染甲肝后容易发展为重症者,如免疫力低下者、有基础肝病者等。
02乙型肝炎
乙肝在我国仍是导致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肝炎类型。随着临床诊疗的进步,乙肝患者只要及时治疗、定期检查,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也不会因为乙肝而影响寿命。减少乙肝危害的重要前提是乙肝患者自己要知道自身的乙肝感染情况,方法很简单,去医院做一个乙肝筛查即可。对于确诊乙肝的患者,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以达到防止肝炎发作、控制肝病进展的目的。
03丙型肝炎
丙肝在我国是导致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另一种重要的病毒性肝炎。近年来,随着治疗取得突破性进展,丙肝已经成为一种很容易被治愈的疾病。
目前对于丙肝还没有有效的疫苗来预防,曾经感染的患者在疾病痊愈后也不会对丙肝病毒产生抵抗力,因此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大家要注意避免感染丙肝的高危行为,如不使用非一次性的注射器和针头,不到非正规的场所看牙、修脚、文身等。
04丁型肝炎
丁型肝炎病毒需要和乙型肝炎病毒在肝脏内同时存在才能完成其复制周期,因此没有乙肝一般也就不会感染丁肝。乙肝患者如果同时感染了丁肝,往往病情会发展更快,还会导致抗病毒治疗疗效不佳。乙肝患者如果不知晓自己是否合并了丁肝,建议复查乙肝的时候加做一项丁肝筛查,以便后续采取针对乙肝和丁肝的综合治疗措施。
05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和甲型肝炎病毒一样,主要经不洁饮食传播。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后一般急性起病,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可痊愈。
戊肝的消除同样重在预防。目前我国已有戊肝疫苗,建议畜牧养殖者、疫区旅行者、餐饮业工作人员、集体生活者等高危人群及时接种。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饮食卫生,使用刀具、案板等厨具要生熟分开,猪肉及动物内脏一定要做熟后再食用。
肝炎与多种外科疾病存在密切关联。慢性肝炎患者,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常伴有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高压会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一旦曲张的血管破裂,就会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这是一种紧急且严重的外科急症。肝硬化还可能导致腹水的形成,腹水容易引发腹腔感染,进而可能导致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外科感染性疾病。
外科在肝炎的治疗和相关并发症的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患者,外科可以采用手术治疗,如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等,通过阻断曲张血管的血流,达到止血的目的,挽救患者生命。在腹水引发腹腔感染时,外科可以通过穿刺引流等方法清除感染灶,并配合抗生素治疗,控制感染。
在肝癌的治疗中,外科手术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对于肝炎发展而来的肝癌患者,若符合手术指征,进行肝癌切除术可以有效切除肿瘤病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此外,肝移植手术为终末期肝病(包括严重肝炎、肝硬化、肝癌等)患者带来了希望,通过替换病变的肝脏,使患者获得新生。
通过以上介绍,相信大家已经认识到,只要对肝炎进行科学合理的预防、筛查、检查和治疗,就能实现病毒性肝炎的早发现、早治疗,远离病毒性肝炎的危害。我们呼吁:接种疫苗、定期筛查、规范治疗,让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少一些沉重,让患者的生命多一份曙光。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早日实现“消除肝炎”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