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河南日报客户端》河大故事丨仁术下的家国情
作者:张秋梅来源:《河南日报客户端》发布时间:2022-08-04 08:25:54浏览:7983

   诗人艾青曾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家国情怀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质朴情感,深深植根于我们的灵魂之中。家国,可说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

  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第一附属医院)自1949年建院以来,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从支援三线建设整体迁移鲁山县,到为西藏建设培养“一支永远带不走的医疗队”,再到全院1800多名教职工披上白甲,勇斗病毒,将个体价值的实现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结在一起,为家国情怀写下最生动的注脚。

 

投身“三线建设” 谱写无悔青春

  对很多人而言,“三线”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而对第一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来说,却有着非同寻常的含义。

  1969年,为支援国家三线建设,第一附属医院(当时名为开封卫生学校附属医院)由开封整体迁至河南省鲁山县,更名一〇五医院,成为省级战备医院,后更名河南省红旗医院。

 

blob.png

河南省红旗医院旧址

  医院建在鲁山县中汤村山坳间,病床300张,工作人员280余人,承担着全省“华原、兴州、新华、红卫、红河”等30多个军工企业10万余名职工和家属以及鲁山、南召、嵩县、临汝等周边地区大量基层群众的医疗和保健工作。

  他们有的是携妻带子,有的是刚结婚的夫妻,有的是刚毕业的大学生……来到这里,就意味着把自己的青春乃至终生,留在“三线建设”上。

  他们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用青春热血在昔日荒凉的山坡上开起了医院。他们背着药箱、长途跋涉为患者解决病痛;每天不停地奔走忙碌,为病员打针输液、送药;对群众嘘寒问暖、热情服务,用心呵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

  谈到那段艰辛的奋斗时光,目前仍居住在鲁山县的眼科专家杨朝山说:“我一毕业就来支援三线建设了,那时候,红旗医院的影响力非常大,周边县城的老百姓都慕名前来就诊。我们和当地群众结下了深厚友谊,我就留了下来,这一留就是50多年。”

  原内科主任王希禄和原麻醉科主任刘四英分别说,支援鲁山那些年,虽然艰苦,但内心很充实。儿子在那出生,共同见证了那段峥嵘岁月,长大后也都来第一附属医院工作了。

  在鲁山,他们除了治病救人外,还利用休息时间参加修建公路、修建病房、开荒种菜等。前往视察工作的时任河南省军区司令员张树芝给予高度评价,称赞医院像一面旗帜,“河南省红旗医院”即由此得名。

  虽然距医院回迁开封已经40余年了,但时至今日,鲁山县和周边的群众仍然记得红旗医院,仍然对那些从开封来的专家们念念不忘,赞不绝口。

 

 绵延半个世纪的汉藏情谊

  7月22日,第一附属医院迎来了一批西藏医生学员,行走在各临床科室,除了脸上没有褪去的“高原红”,他们看起来和普通医生没什么区别。

  他们是第一附属医院新一批的西藏医生学员,将在这里进行为期半年的学习。

  洛旦是本批西藏班的班长,也是此批西藏班唯一一名副主任医师的医生,来汴学习前,他是措美县人民医院的医生。

  来自措美县的次加,是个性格开朗的小伙子,有他的地方总能听到爽朗的笑声。学习起来特别严谨、认真。

  他们听说有这样的培训机会,虽然要离家长达半年,却都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在我们那儿,有很多产科疑难病例,我们太渴望学习更多妇产科知识和技术了” 女学员古桑拉姆如是说。

  26岁的学员贡久卓玛是来自错那县的眼科医生,很希望自己能够通过此次培训,提升医疗水平,更好地为乡亲们诊治眼科疾病。

  医院为他们量身定做教学课程、周密制定育人计划,选派最精英的老师,实行“双导师、一对一”负责制等方式,精准施教、倾囊相授;同时,还为他们安排了有空调、淋浴、独立卫生间的双人间;每月发放生活补助,配有专职辅导员,生活上、学习上、后勤上给予全方位的服务保障,让他们的学习毫无后顾之忧。

  这也是该院开展的“智力援藏”活动的内容之一。在河南大学迎来建校110周年之际,为弘扬河南大学支援西藏建设的光荣传统,第一附属医院党委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和“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与西藏山南市措美县、那错县多家基层医疗机构签订了“智力援藏”协议,建立医疗信息共建、共用、共享平台,为受援医院提供医疗、管理等各方面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持续加深河南大学与西藏的深厚友谊。

blob.png

绵延半个世纪的汉藏情谊

  其实,这份深厚的“汉藏两地情”在这片土地上,早在半世纪前就已经开始了。

  1975年,160名藏族孩子来到当时的开封地区卫生学校学习、生活。

  他们当中大部分是从山南乡农牧区挑选的赤脚医生。最大的30岁,最小的15岁,大多不会说汉语,连最简单的加减法都不会。

  来到开封后,学校安排了范秀云老师担任班主任,照顾生活起居;安排语文、数学老师,拼音识字、加减乘除,手把手地教他们。在专业上,为他们量身定做了专业知识和临床技术学习方案,精心带教,倾囊相授。

  不懂汉语,他们无法与当地人们交流。为了他们的安全,范秀云在每个同学口袋中放一个纸条:“××××,开封地区卫生学校医士八班学生,来自西藏少数民族地区,不懂汉语。若外出迷路,敬请社会各界革命群众将他送到学校,为盼。” 

  生活上,学校开设专用食堂窗口,为他们申请细粮、牛羊肉等,但他们仍时感到吃不饱。老师就尽量节俭自己的口粮给予帮助。怕他们想家,逢年过节,到宿舍看望慰问。

  由于饮食、气候、生活习惯的变化,他们出现了肝炎、肺结核、心肌炎等各种疾病。最多时一个班住院率达到40%,范秀云骑着自行车医院、学校来回跑,陪着进手术室,安慰、鼓励他们。

  四年的学习生活,建立起深厚的师生情谊,毕业离校时“学生拉着老师手哭、老师跟着汽车奔跑哭”,刻骨铭心,终生难忘。

  老师们的大爱激励着藏族学子秉承河大精神,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如今的他们都已成为西藏医疗卫生战线上的骨干。

  “对于他们,虽然有一定的付出,但也成为我一生中最美好的回忆。他们没有辜负党和领导、学校老师对他们的教育和培养,在各个医疗战线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作为他们的老师,感到非常荣幸,也为他们骄傲。”范秀云说。

  汉藏情谊温暖绵延,薪火相传。70余年来,河南大学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在精心培育藏族学生、输送拔尖人才援藏、开展藏学学术研究、服务西藏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书写了一段段汉藏两地深情缱绻的动人故事。这段跨越了2900多公里的情谊,如同石榴籽般越抱越紧。

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第一附属医院党委第一时间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带领1800多名教职工“驰援抗疫、守护开封、院内防控、学校阵地”四线作战,用血肉之躯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他们逆行的身影感动了无数人。

  “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入党积极分子,请组织考验我!”2020年,第一附属医院26人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接到任务时大家纷纷请缨。

  在武汉第四医院隔离病区,他们不畏险阻、冲锋在前,改造病区、优化流程,抢救重患、人文照护,技术创新、精准施治,圆满完成支援任务。

blob.png

 筑起阻击病毒的“钢铁长城”

  “你若生还我便无憾”这是感染科医生程崇勇的“武汉日记”。程崇勇听到武汉需要支援时,妻子和父亲都刚做完手术,均是正需人照顾的时候,但是身为一名感染科的专业医生,他毫不犹豫地写下了请战书。

  2021年8月,接到支援尉氏县的指令,医院3个小时内迅速组建一支76人医疗队紧急驰援。在尉氏县人民医院,医疗队以最快的速度、最严谨的程序、最有效的措施,把尉氏县人民医院治疗秩序建立起来,为患者规范化治疗,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为期10天的支援中,累计收治各类患者109人,迎接新生宝宝6人,受到广大患者及家属的高度认可。

  2022年4月,上海疫情牵动人心。接到支援上海的任务后,医院迅速组织6名核酸检测人员参加河南省援沪核酸检测医疗队奔赴上海。在上海市青浦区气膜方舱实验室,他们每日工作13~15个小时,不分昼夜,连续奋战39天,累计完成1295873管核酸检测任务,为打赢疫情阻击战作出了突出贡献。

  守望相助,风雨同舟。疫情以来,医院党委先后派出65批1100余人次医务人员,赴武汉、上海、郑州等地支援。在抗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出版书籍《那面红旗》、编纂画册《无疆大爱》、创作歌曲《脉搏》,形成了丰硕的抗疫文化成果,并转化为助推医院发展的勇气与动力。

  大战中践行初心使命,大考中书写奉献担当,第一附属医院人交出了一份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优异答卷。从抗震救灾到抗击疫情,从隔离病房到无影灯下,哪里需要,哪里就是战场;从医疗下乡到对口支援,从援疆援藏到援赞援非,服务延伸到国内国外,是根植于中华文明的思想精华,也是凝结于河南大学“明德新民,止于至善”的校训基因,深深涵育了伟大的家国情怀,在大战大考来临之际充分激发、充分彰显,谱写了一个又一个华彩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