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互联网+AI”赋能医疗,党建引领服务群众健康
作者: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来源: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布时间:2025-03-07 16:05:05浏览:492

近年来,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深化改革创新,以更好服务群众就医、全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为目标,充分运用新技术、新手段、新模式,以“让患者只跑一次”为目标,大力打造“互联网+AI”医疗服务,取得良好社会效果,让群众就医更有“医”靠。

 

01推行患者医技检查预约服务

医院开展超声、CT、核磁,以及门诊、住院患者分类管理,分时段、分类别、分专业预约服务,极大地为患者缩短等候时间,高效率完成医技检查。

 

02推行手机小程序和扫码付服务

患者可通过微信或支付宝小程序预约挂号、在线支付门诊费用和扫码付,实现“边诊疗、边付费”,交费即时化、便利化。同时,通过小程序可进行医保移动支付,就诊室、收费处窗口、自助机、药品窗口均可使用医保电子凭证,减少患者就诊不便捷问题,缩短门诊排队等候时间。

 

03推行病例复印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在全院各科室实现全院病历复印全联网服务,对科室出院病历统一管理。通过医院官网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患者可线上办理病历复印申请、费用支付、预约自提、快递邮寄、进度查询等业务,减少排队等待时间。

 

04推行一站式服务

医院为患者提供导诊、咨询、检查检验预约等70余项服务,门诊设置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通过资源、服务整合,优化服务流程,把医保科、财务部、病案科等业务整合在一起,患者只需到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即可完成多种业务“一次办结”,实现“患者需求一站满足”。

 

05推行检查检验结果线上互认

2023年医院加入河南省检验结果共享共认平台,医师在接诊时应把患者近期(检验一般为1个月内)在具备互认资格的医疗机构所做的检查检验结果作为参考。目前已实现住院、门诊检查检验结果全部互认,有效提高了医疗资源利用率,降低了医疗费用。

 

06利用人工智能助力影像诊断

利用人工智能读片能通过不同模态的影像进行融合,短时间精准分析海量影像数据,快速、准确地识别肉眼不易察觉的细微病变,并从多种影像数据中提取特征,辅助复杂疾病的诊断。如头颈部、胸腹部、骨肌系统、乳腺钼靶,特别在肺结节AI诊断方面尤其广泛,AI系统自动标注结节位置、体积及CT值,鉴别磨玻璃结节与实性结节,可以大幅度降低微小结节、淡磨玻璃结节漏诊概率,大大提高肺小结节的检出率。截至目前,我院影像科已将AI系统应用于上万例胸部CT检查人群,大大助力临床确诊及后续治疗。

 

07推行日间(手术)医疗服务

医院采用集中管理、分散收治、“院前—院中—院后”管理模式。通过院前评估结合患者病情,符合日间手术者48小时内即可享受“入院+手术+出院”一站式服务。患者可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术并回家休养,避免长时间住院带来的不便和经济负担,切实改善就医体验。

 

08推行“互联网+护理”服务

医院于2021年10月签约“互联网+护理”延续服务平台,目前已推出47个上门护理项目,30个线上咨询项目;2024年对接河南省卫健委推广平台“豫健护士到家”,持续做好对患者的护理延伸服务,让患者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专业、便捷的专业照护。

 

近年来,医院始终高度重视医疗信息化建设。信息科和大数据中心积极对接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大力推动数据治理,积极探索大数据技术在临床决策支持、疾病预防控制、医疗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医疗服务质量,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就医体验。

 

近日,根据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全省二、三级公立医疗机构互联互通及数据治理情况的通报》,我院数据质量评分较高。

 

下一步,我院将充分运用“互联网+AI”,持续在便民就医系列举措上下功夫,从工作流程和服务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工作细节,提升服务质量,将“医患同心 躬身笃行”的服务理念落到实处,破解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难点,把服务好患者看病就医作为实实在在的民生实事,把群众的“烦心事”变成“暖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