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官方网站!
“洞”在心,病在脑
作者:蔡朋瑞来源:神经内科中医联合病区发布时间:2022-09-11 16:06:27浏览:3125

  今年14岁的小付是一位乖巧懂事的姑娘,在这个无忧无虑的年龄,她却遇到了个烦心事——反反复复的头疼,困扰着她的学习和生活。两年前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脑血管痉挛”,又辗转多家医院治疗效果不理想,家长曾一度认为她是为了故意躲避学习,这给小付的心理和生理上均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经多方咨询后,小付的父母带着她来到我院神经内科中医联合病区就诊,主治医师蔡朋瑞接诊了小付,在详阅病历资料、进行体格检查、追问患者病史后,得知患者每次剧烈体育锻炼后会出现严重头痛,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视物模糊症状,休息一天后才能缓解。科室主任蒋令修针对患者情况组织了多学科会诊,讨论后为小付完善了发泡试验及右心声学造影等检查,最终确诊为“卵圆孔未闭导致的偏头痛”,让小付备受折磨的“罪魁祸首”终于找到了,与患者家属充分沟通后,转入心血管外科为患者行“卵圆孔未闭封堵手术”治疗。患者已顺利完成手术,头痛症状较以前明显减轻。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并对神经内科中医联合病区的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什么是卵圆孔未闭

  卵圆孔未闭是心脏房间隔中部的裂隙,就像一个“小洞”,是一种先天性的缺陷。在胎儿期,心脏为了维持右向左的血液循环,卵圆孔会持续开放,出生后肺循环的建立,左心房的压力增加,到1.5~2岁左右时卵圆孔能够自然关闭,3岁以上仍未关闭就称之为卵圆孔未闭(PFO)。

 

头痛也要考虑是“心病”

  蒋令修介绍道,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症状之一,很多人面对不明原因的头痛,选择忍忍就好的态度,殊不知,这也有可能是心脏上的“小洞”惹的祸。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偏头痛,尤其是先兆性偏头痛与 PFO之间存在显著关联。其发病机制至今尚不清楚,可能的机制如下:

  (1)卵圆孔未闭相关右向左分流引起短暂性低氧血症导致偏头痛发作;

  (2)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穿过未闭合的卵圆孔,避开肺循环代谢直接进入体循环系统,诱发偏头痛;

  (3)矛盾微栓塞可能是卵圆孔未闭相关偏头痛的致病机制,尤其是先兆型偏头痛。来自静脉系统的微栓子穿过未闭合的卵圆孔,引起脑缺血、脑皮质易激,导致皮质扩散性抑制(CSD)和偏头痛发作。

 

卵圆孔未闭需要做哪些检查

  蒋令修说道,卵圆孔未闭主要通过超声诊断,包括胸超声心电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和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等来检查。

  (1)胸超声心电图

  一般选择心尖四腔心切面,分别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后注射激活生理盐水,通过观察左心腔微泡显影的多少,来判断右向左分流的多少。

  (2)经食道超声心动图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可清楚观察房间隔解剖结构,是诊断卵圆孔未闭的“金标准”和首选方法。

  (3)对比增强经颅多普勒超声声学造影(发泡实验,cTCD)

  cTCD是通过在静息状态及Valsalva动作后注射激活生理盐水,观察颅脑循环出现气泡的多少判断右向左分流的多少。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

  卵圆孔未闭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抗凝剂或抗血小板药)、开胸手术、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尽管药物治疗无手术风险,但需长期治疗,而且出血是其最主要的并发症;开胸手术创伤大、恢复期长,已不作为治疗首选。相比较而言,卵圆孔未闭封堵术发展至今,技术日趋成熟,手术较安全有效、并发症较少,已是目前普遍接受的治疗方法。

  未成年人偏头痛的一般治疗原则和基本目标与成人治疗指南类似,治疗目的在于:减少头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和致残率,减轻发作时的严重程度;减少对耐受性差、无效或不必要的强效药物治疗的依赖性;减少偏头痛相关的痛苦和心理症状等。

  蒋令修提醒大家,卵圆孔未闭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较高,大部分情况下不需要处理,对心脏的发育没有影响,但是有少数人会因为卵圆孔未闭导致一些神经系统的症状,比如头疼、头晕甚至是晕厥等情况,如果找不到导致这些情况的原因,就要考虑可能跟卵圆孔有一定的关系,可以通过发泡实验等相关检查,找到病因遵医嘱进行科学规范的治疗。